弘扬国粹艺术 传承传统文化 ——邵阳学院退休教师传承京剧侧记

【时间:2021-07-14 17:25】【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熊永寿(左一)在演唱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李琳(左一)在演唱京剧《谢瑶环》选段。

7月8日下午,市区邵水西路原市一中路段临街的邵阳学院职工活动中心里,不时传来高亢的京剧经典唱段,在京胡的伴奏下,一曲曲京剧名段,或嘹亮高亢或婉转悠扬,上乘的演唱不时会引来邻居或路人驻足聆听,随曲吟唱。

“岸柳摇曳心欲碎,夕照满湖泪眼迷,为官一点爱民心,黎民百姓报你三春晖……”京剧票友李琳正沉醉在京剧《谢瑶环》的情境中,她饰演的女官谢瑶环刚柔相济、洒脱挺拔,唱得有板有眼。李琳今年78岁,是市一中退休教师,也是邵阳学院京剧票房负责人。退休后,她迷上了京剧艺术,每天在家跟着复读机一句一句、一遍一遍地学习。“学京剧更多是因为这是国粹,虽然它比唱歌要复杂、要难,必须要记旋律、记词,但唱京剧还可以增加肺活量,愉悦心情,我很喜欢。”李琳说。

2016年,李琳和丈夫邹琦新、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熊永寿、邵阳学院职工家属刘绥西、禹银飞等人合计着,为热爱京剧的伙计们成立个票房,让大家老有所乐,有个地方唱唱拉拉,以京剧会友,快乐晚年生活。

这一建议与一些京剧票友的想法不谋而合,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李琳的丈夫邹琦新现年83岁,邵阳学院文学院教授,对京剧常识、剧目、流派等颇有一番研究。于是,他自告奋勇搜集京剧剧目,协调场地和柜子、音响等用品器材。当年9月,邵阳学院京剧票房在邵阳学院职工活动中心诞生了。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门高雅艺术,我们成立京剧票房的宗旨是以戏健身、以戏愉情、以戏易俗、以戏会友。”说起京剧,邹琦新滔滔不绝。邹琦新说,每周二、周四下午,他们都会聚在一起唱京剧,相互切磋交流,共同提高。他们演唱的京剧剧目既有传统戏、新编历史戏,也有现代戏,行当齐全,流派纷呈,剧目丰富。

票友们按照到来的顺序,轮流进行演唱。李琳演唱完毕,紧接着,票友熊永寿上场了,他为大家献上了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誓把反动派一扫光……”唱腔里澎湃而出的力量,让人丝毫感觉不到他是86岁高龄的老人,而且还是一名脑梗患者。去年,熊永寿走路还需拄着拐杖,可唱了三个月京剧后,他竟然奇迹般地丢掉了拐杖。对于唱京剧,熊永寿的家人都十分支持。“周二、周四下午,我老婆、女婿轮流接送我。我老婆曾是市花鼓戏剧团的一名演员,送我的时候,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她有时还会现场献唱一段。”熊永寿笑着说。

在武汉工学院(现为武汉理工大学)工作时,熊永寿经常在广播中收听革命样板戏,受到了京剧文化的熏陶。后来,他参加了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宣传推广《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八大革命样板戏,革命故事中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着熊永寿。工作后,忙碌的日子让熊永寿把对于京剧的这份情怀渐渐藏进了心底。退休后,他重拾了这一兴趣爱好。虽然腿脚有些不便,但一周两个下午的排练,他都风雨无阻。

和谐如一家的邵阳学院京剧票房,让来的所有人找到了自己“人生价值”,如今已有18位票友,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京剧票友除了邵阳学院教授和学校职工家属外,还有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退休职工罗俊杰就是其中之一。罗俊杰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父亲、哥哥都是拉京胡的,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他逐渐爱上了京胡,后来成为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乐队一名京胡琴师。2016年退休后,罗俊杰来到邵阳学院京剧票房担任京胡琴师。

李琳说,罗俊杰不但京胡拉得好,而且能够带动票友们的演唱情绪。碰到票友唱得不对的地方,他会及时指出来,并亲身演唱示范。由于人缘好、待人谦和,他收获了一大波“粉丝”。

生命不息,艺术不止,弘扬传承国粹的火苗,在邹琦新、李琳、熊永寿、罗俊杰等人的心中,始终熊熊燃烧。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蒋维佳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