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从撤县建市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邵东答卷”

【时间:2019-09-25 13:30】【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外学华为、内学长沙,为挺进全国百强而努力奋斗!”9月16日的邵东市成立大会上,该市市委书记沈志定的一席发言被朋友圈广泛转载,邵东——这座颇具传奇色彩的湘中县城再次引发舆论关注。人们不禁要问,撤县建市的背后,邵东如何搭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曾经风光一时的“邵东现象”又能否在新时期再续新篇?

筑巢引凤 从“招企业”到“引理念”

商贸之城、百工之乡、民营之都……位于湘中腹地,面积不到1800平方公里的邵东,生产了全球70%的注塑打火机,制造了全国40%的小五金套件,占据了全国70%的书包市场份额。2018年,邵东经济总量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4%,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2家,三项指标均居湖南省第一。

邵东市城区图

“只要来邵东,一切都宽松。”说起邵东民营经济的起源,该市经科局副局长杨飞明自豪地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县城里各类市场就有几十个,温州、义乌的同志都过来学习经验。”

建国初期,邵东县是典型的内陆贫困县,由于资源匮乏又不沿江靠海,九十年代,邵东县提出“兴商建县、民营主体”,经济从此实现快速腾飞,勤劳的邵东人从“扁担”“地摊”“作坊”起步,创造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东人,哪里有邵东人,哪里就有市场”的传奇,“邵东现象”一时成为经济学者竞相关注的焦点。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邵东制造业的附加值小、管理水平低和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逐渐暴露,成为掣肘邵东迈入制造强县的关键因素。

“曾几何时,我们也辉煌过,邵东的加工业、小商品市场曾经是沿海地区竞相参观学习的榜样。”邵东市成立大会上,沈志定如是说,“在这个赛程当中,我们输了,我们不是输在吃苦耐劳、聪明能干上,而是输在忧患意识、转型升级上。”

正是带着这样的忧患意识,邵东紧紧抓住湘南湘西被批准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机遇,着力打造招商“磁场”和引资“洼地”。2017年1月,在中西部地区县级层面率先组建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作为从沿海引入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邵东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加速推进邵东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引擎”,通过对行业升级的关键性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及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推广及普及。

依托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邵东县成功引进了飞拓自动化、中捷精密、先临三维、莲花无人机、亿智软件、盈峰节能等48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新引进的企业与皮具箱包、小五金等邵东传统行业合作,为产业升级发展打开了技术枷锁,帮助完成了现代化改造。

“当时县里的想法是不急于引入大的企业,而是寻求先将深植于邵东人心中的传统经营理念改过来,通过平台搭建,为企业量体裁衣,助推制造到智造的飞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创产部副部长谭悦说。

截至目前,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已申请国家专利248件,柔性引进院士、国家级人才30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8家,为1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协助企业开发创新产品53项。

机器换人 从“人工生产”到“智能车间”

邵东市东方神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偌大的五金产品生产车间内,几名技术工人正紧张有序地操作着一台台精密的自动化设备,这一整套基于视觉引导的机器人自动生产线,正是由本地企业湖南锐科机器人技术公司所研发。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后,产品直通率提升46%,生产精度提高一个标准差,产品一致率达100%,节约成本近30%。”东方神鹰总经理王敏说。

东方神鹰的生产车间是近年来邵东制造业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的一个缩影,“机器换人”正为邵东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同样的智能化改造也发生在打火机行业。由于打火机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特别是人工调火的工序中极易出现意外,加之工序非常繁琐。“即使是熟练工人,一天也调试不了多少打火机,由此造成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增加,企业常面临‘用工荒’的问题。”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书奇说。

在此情况下,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排科研人员深入各打火机企业,与企业共同攻关研发,最终成功研发出一款全自动调火机,新的设备能做到电脑自动化调火,既精确无误,又可确保安全,生产效率是以前的2倍。

“五年前,政府就出台奖励政策激励传统企业进行机器换人、设备更新。”陈书奇说,“最开始企业有1万5千人,2012年自动化改造伊始,工人数量减少到1万人,到了现在,公司只有1500人。”

“首先采用先进的智造理念对政府官员和企业主‘洗脑’,然后从政策上鼓励企业更新生产线及设备,最后是向企业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让企业摆脱‘作坊式’的经营理念,从心底接受‘机器换人’这一产业趋势。”锐科机器人创始人周胜强认为,正是在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机器换人”的产业升级已全面深入到邵东打火机、箱包、五金、塑料等传统优势制造行业中。

科技赋能 从“邵东货”到“邵东质造”

“出门在外,说到家乡邵东,就经常听到对方调侃‘邵东货’,其实心里挺不好受。”周胜强的这一句心里话,说出了绝大部分邵东人的心结。长期以来,由于工艺落后、品牌不足,“邵东货”逐渐成为了“假货”“残次品”的代名词。伴随着近年来“机器换人”带来的生产线的全面升级,“邵东货”正在向“邵东质造”转型。

“别小看这看似简单的红包,它拥有120余项发明专利,经过了几十道加工工序。”邵东永吉红包企业负责人杨贵生自豪地告诉我们,为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标准,永吉红包厂建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定期对市场进行调研,并对好作品给予奖励。2018年,该企业的红包总销售量达4.5亿个。

在邵东龙哥箱包的展厅内,企业创始人王燕正向我们演示公司最新生产的智能拉杆箱产品,这种拉杆箱在智能跟随避障模式下,会自动跟随行走,当距离超过1.5米时即会发出震动报警提醒,并且可利用光伏发电随时为旅行者的手机、电脑等充电。据王燕介绍,智能拉杆箱产品的售价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是普通拉杆箱价格的10倍。

在邵东诸多产业中,代工生产是其主要的经营模式,由于同行竞争异常激烈,利润空间往往受限。树立自主品牌,是“邵东货”到“邵东质造”的关键一环。

创亿达是2018年底落户邵东的显示屏生产企业,此前,创亿达主要是代加工生产,而现在,该企业从传统的平板电脑、车载电视、显示器、电视等领域,扩展到自主研发的智慧云黑板、智慧会议系统,依托智能设备、线上管理、互动教学等一体化架构,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拥有‘科界’自主品牌,硬件由我们自行研发,软件与科大讯飞合作,生产基地从深圳转移至邵东后,综合成本可以下降5%,具备品牌、技术、软件、成本四大优势。”湖南创亿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彪说。

“我们虽然暂时没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但我们有的是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总量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的8万余家个体工商户、产业活动单位和1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以及遍布全国大部分城市、通江达海的物流体系,便是我们一路辛苦走过来的基础、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起点。”沈志定说。

来源:新华网 万方明 凌炼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阳剑锋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