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齐显 为乡村幸福酿甜蜜

—— “中国茶油之都”“中国油茶之乡”邵阳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纪实之四

【时间:2017-10-27 10:23】【来源:邵阳新闻在线记者 贺旭艳 通讯员 刘飞【字体:

图为邵阳县油茶吉祥物果果、优优

邵阳县现辖21个乡镇场,面积2001平方公里,总人口107万,如今已有65.4万亩的土地上栽培了油茶林。一座座荒山绽绿吐翠,一株株油茶花果满枝,一桶桶茶油打包远航,一家家企业安家落户…… 油茶产业的发展给邵阳县带来了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效益,也给该县人民带来了明显提升的幸福感。

伴随着黄土坡变成绿山林、小油茶打造大产业、小茶油走向大市场,令人感动的故事,令人欢喜的镜头层出不穷……

油茶林上实现人生蝶变

49岁的周根生以前是一个生活困难的退伍伤残军人,他还因此当上了“上访专业户”。搭乘邵阳县发展油茶产业的“绿色快车”,他现在已是邵阳县怡悦油茶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目前在全县13个乡镇、36个村共完成油茶造林13000余亩,其中3000多亩油茶林已开始挂果,共带动农户1869户、7167人脱贫致富。2012年,周根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油茶造林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荣获全国绿化奖章。

从“老上访”到“先进个人”,在邵阳县广袤的油茶林地上,周根生实现了人生新的飞跃,也为该县油茶产业的富美前景作了“最佳代言”。

周根生是邵阳县蔡桥乡乐山村人,1987年报名参军,在河南某武警部队当兵。在1989年的一次部队演习中,他不慎从高空摔下,落下伤残。1990年退役后,他被分配到邵阳县水泥厂上班。2002年邵阳县水泥厂宣布破产后,周根生收过废品,卖过副食、服装,生活依旧艰难。迫于生活,周根生与县水泥厂、造纸厂等企业的下岗职工及伤残军人多次上访寻求政府援助,请求解决工作,成为有名的“上访专业户”。2005年,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重新安排他到县林业局绿化办协助工作。

2009年,周根生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民代表参加了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动员大会,县里实施的油茶林造林每亩补助600元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他。经过一番细致的市场考察和政策了解,他决定进军油茶行业。

2010年12月,周根生带着四处筹来的30多万元投资了油茶造林,成为全县第一批油茶专业户。读书不多的他刻苦钻研油茶种植技术,订阅了30多种相关书籍,通过电话、书信、网络等方式,虚心向本地和外地的油茶专家请教,并积极请本地和外地的专家到基地“传帮带”,主动参加了省林业厅、县林业局组织的油茶生产技术培训,甚至自费到广西、贵州等地学习油茶实用技术栽培与管理。

渐渐地,周根生成长为油茶种植技术专家,油茶基地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发展势头良好,许多人慕名向他请教。周根生毫不吝啬地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总结成书后,发到每一个种植户、每一个员工手上,悉心指教和普及油茶种植科学技术。这几年来,周根生已经收了约500名“学徒”,成为县里油茶行业有名的技术宣教员,培养了一大批油茶种植专业户、技术能手。

在周根生的带动下,不少农户纷纷加入到种植油茶的行列中来。在“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开展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即在“政府引导、入社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下,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护、统一销售,发展壮大油茶基地。穷孩子出身的周根生十分关心、支持贫困户,经常免费为他们提供知识咨询、技术传授,甚至免费提供化肥、农药等物资。

2014年到2016年,周根生率领的怡悦油茶专业合作社分别采摘油茶鲜果3.5万、5万、9.6万公斤, 预计2017年可采摘油茶鲜果25万公斤,成为邵阳县名副其实的油茶种植第一大户、绿色产业第一巨头。

产业链上显现财富洼地

邵阳县白仓镇迎丰村日盛油茶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何午红是一位返乡农民工。2009年,他响应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号召,回到家乡投资发展油茶。他算了一笔账,“种植油茶第四年即有收益,第七年亩产茶油可达50公斤以上,亩平收益达4000元以上,而且盛果期长达80年以上。尽管前期投入非常大,但从长远看收益还是可观的。”何午红不仅大面积种植油茶,还结合生态养殖、休闲旅游,走立体发展、多元发展之路。一个“绿色银行”正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目前我国茶油年人均消费量仅0.2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橄榄油20公斤的水平。我国要达到年人均茶油消费量2公斤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成立于2005年的邵阳县华强粮油发展有限公司,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是看到了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将会非常旺盛,该公司对发展方向作出重大调整,重心由原来的大米加工转型为油茶深加工。

瑞柏茶油、三强粮油、兴隆粮油等一批现代企业也纷纷落户邵阳县。茶油深加工由手工作坊转为机械化,目前已升级为自动化。其中,湖南瑞柏茶油有限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2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和野生茶油有机产品认证,具备1万吨茶油的年生产加工能力。

湖南瑞柏茶油有限公司生产的“茶仔皇”牌茶油系列产品,荣获全国首届绿博会金质产品奖、第一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邵阳县华强粮油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宝庆桂芳”牌野生茶油,荣获2008年第三届中国长沙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10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和“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等殊荣……在品牌为王的时代,这就是显而易见的财富。

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油茶造林大户,邵阳县将财政扶贫产业扶持资金直接委托给有意愿合作、有社会责任、讲诚信且有实力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油茶造林大户,实行项目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分成。部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油茶造林大户租赁贫困农户的宜林荒山荒地,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油茶基地,贫困农户除享有土地租金外,还享有油茶投产后的分成。该产业帮扶模式已成为邵阳县精准扶贫的主体模式。目前,通过发展油茶产业扶贫,该县累计带动3.1万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占全县累计脱贫人口8.9万人的34.8%。

油茶情里传递文化魅力

邵阳县境内的油茶栽培历史长达2100多年,几户每家农户都有油茶树。油茶情结已深深融入邵阳县人民的骨血,历经岁月更迭仍然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讨个婆娘成个家,问天问地要饭呷;好山好水好种茶,十里长坡万树花。”这首流传在当地的民谣,就是油茶树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生动写照。

“开花,就开出糖来;结果,就结出油来。枯了朽了,也要住进灶膛,温暖饭菜和腊月。”这是邵阳县人对油茶的由衷赞美。

“水碓转,石碾响,蒸房油,烟绕栋梁 ,满场陶桶装未尽,商家穿梭壮夫忙。”这是邵阳县古老的油茶加工业曾经的繁盛景象。

在榨油过程中产生的榨油号子、榨油习俗 ,记录了先民在不同社会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感受和生活情趣 。该县各个乡村都有遗存的手工榨油作坊,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其中,蔡桥乡石河村蔡家院子已有187年历史的古法榨油作坊,入选省“非遗”项目。

而今,油茶产业蓬勃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油茶特色文化来注入更强的软实力。为此,邵阳县精心培育新时代的油茶文化,把油茶树作为“县树”、油茶花作为“县花”,采取诗词歌赋征集的方式 ,创作出《油茶花开》作为“县歌”,予以广泛宣传。

“油茶花儿开,天地一片白,露珠恋花蕊,蜜蜂采蜜来……”伴随着歌声从茶林里飞出的,是茶农们对美丽生态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赞美。第15届青歌赛民族唱法冠军王庆爽,还受邀专门演唱了《油茶花开》。油茶林带来的生态美景、清新空气和健康绿色食品,成为当前邵阳县最悦目、也最能打动人心的美好印象。

台湾岛内收视率最高的三大有线商业电视台之一——八大电视台《世界第一等》栏目组,曾于2013年11月专程赴邵阳县采访拍摄民俗风情电视专题节目。他们在蔡桥乡石禾村蔡家院子榨油作坊,详细拍摄了蔡家院子传统手工榨油工艺 ,从石碾碾压茶籽、火蒸茶籽粉、再将蒸熟的茶籽粉做成茶籽饼,最后进入榨油的一系列工序……独具魅力的油茶文化,为两岸的交流合作创造了价值。

为了扩大油茶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邵阳县充分利用报刊、电视 、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展油茶产业的政策 、技术、典型和油茶知名品牌。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专门为“中国茶油之都”宣传片《春满茶都》配音。油茶产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茶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县油茶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影响日益深远。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乘全国上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之天时,依夫夷大地油茶种植得天独厚、油茶文化生生不息之地利;汇邵阳人民后发赶超、众志成城建设“二中心一枢纽”之人和,邵阳县超常规发展的油茶产业,必将应运腾飞,为人民带来更美的生态、更多的财富、更好的日子!

(记者 贺旭艳 通讯员 刘飞)

图为2013年6月10日,欧洲投资银行专家考察油茶造林基地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春香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