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芙蓉国评论
芙蓉国评论 | 看“干旱死角”如何变成“绿色粮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月8日10时许,洞口县杨林镇草塘村,阳光下的田畴里,绿油油的禾苗拔节生长。田边的水渠,灌溉水欢快流淌。57岁的种粮大户李开兵轻抚已经灌浆的稻穗,一脸自豪:“再过些时日,就能收割了,亩产至少600公斤。”

种粮大户李开兵轻抚已经灌浆的稻穗,畅想丰收图景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彼时的草塘村,是田地龟裂、禾苗枯萎的另一番景象。每到旱季,草塘村和邵阳地区西南部的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等衡邵干旱走廊的“干旱死角”其他村一样,饱受干旱之苦:为了获取宝贵的水资源,村民们推着木制水车前往岩洞、水井取水;除饮用水外,一盆水洗完脸,再洗脚,最后拿去喂牲口。

昔日的“干旱死角”,如今怎样?7月8日至7月9日,记者沿着大圳灌区灌溉图行走,途经邵阳县、隆回、洞口、武冈、新宁5县(市)腹地。昔日有名的衡邵干旱走廊重灾区,如今满目葱茏,微风掠过,田间地头稻浪翻滚、稻香醉人。

数据显示,上世纪60年代,衡邵干旱走廊重灾区年粮食总产量为11.5万吨,如今达到41万吨。是种怎样的精神力量,让原来的“干旱死角”变成了“绿色粮仓”?这源于奋斗、坚守、开拓的大圳精神!1979年至今,大圳灌区共送水131亿立方米,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150余万群众,以澎湃力量谱写了一个传奇。

有种精神叫奋斗:

崇山峻岭凿渠1877公里

衡邵干旱走廊,是湘中盆地群里两个最大盆地(衡阳盆地和邵阳盆地)的连接带,从衡阳市东部45公里处的四方山沿衡阳县西北方向到达邵东市的狭长型盆地通道,盆地山脉较高、雨水较少,夏秋季节“十年九旱”。而新宁、武冈、邵阳县、隆回、洞口5县(市)为衡邵干旱走廊重灾区,又被称作“干旱死角”。

1953年至1963年,“干旱死角”接连出现8年较大旱情。

1956年,邵阳地区水利局顺应民意,组织力量在“干旱死角”内外勘察规划。1958年,正式提出在此地修建“大圳灌区水利工程”初步设想。1965年7月,湖南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进行了全方位勘测工作。随后,设计院总结“干旱死角”历史干旱教训,认为只有修建高水位、大容量的骨干水库,引山区水灌丘陵地,实行“南水北调”与“引、蓄、提”相结合方式,串联库、塘、河、坝,形成“长藤结瓜式”灌溉网络,才能完全解决干旱问题。

1965年10月,大圳灌区正式动工。当时,群起响应,新宁、武冈两地上万人一齐参与建设,群众累计投工投劳4840万个。那时没有机械化施工设备,主体工程5座水库1800余公里渠道都是采取大兵团作战,全靠手挖肩挑。每天天刚蒙蒙亮,嘹亮的号角声就响彻山谷。男人们攀上山坡,凿石、搬水泥,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岗岩合力抬到修建点。女人们也吃力搬运上百公斤的石块,不时还唱着歌曲为大伙加油鼓劲。众人齐心协力、挥汗如雨,钢钎撞击声与铿锵的劳动号子声交织,先后在工地上回荡了14年。

水润“干旱死角”,灌区满目葱茏

“当时,我们每天吃着萝卜、大白菜,在渠道工地上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晚上就住在附近老百姓家中或睡牛棚。虽然很苦很累,但想起干旱的情景,大家就无怨无悔、干劲十足。”19岁参与大圳灌区修建工作、现年77岁的市大圳灌区管理局退休干部欧明良回忆道。

大圳灌区施工期间,涌现了一大批“铁人式”典型:年过半百的堡口公社营长李玉调,带领7位农民工用抬杠运输大石块,上千公斤的石头抬起就走,一连压断了5根碗口粗的杠子,后来又换上更粗的杠才完工,被当地人誉为“铁肩膀中的铁肩膀”;隆回县长铺公社荷花大队79岁的老汉龙际典,主动要求上工地,创造了一天挖运2.2立方米土的纪录,成为工地的“活愚公”;女子爆破队、大圳灌区知青、女子民兵营全情投入灌区建设,挥洒汗水,铸就荣光……

1979年10月,大圳灌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并投入运行,渠道总长1877.48公里,成为邵阳市已建成规模最大的农田水利工程、湖南省已建成的第四大灌区。

有种精神叫坚守:

让灌区农田有水“喝”

“大圳,是我的故乡,我在这长大,也在这工作。”1981年出生的雷霞说。

雷霞一家是大圳水库移民,搬迁后,就住在水库边上。这里的水滋润她长大,呼唤她返回故乡。

1999年7月,雷霞从学校毕业后,放弃更优越的工作机会,转身投入大圳灌区生产一线。“小时候,父亲经常在灌区生产一线工作到很晚,他那种忘我奋斗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如今,25年过去,雷霞仍然在为灌区发光发热。

大圳灌区的崇山峻岭间分布着20个水管所。每个水管所有2至3名工作人员,由大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站统筹调度。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巡查养护渠道,发现渠道内有杂物堵塞时及时清理,并定额放水,每天定时向水管站汇报先天放水量,与相邻水管所交接放水数据,确保不浪费每一滴水。

48岁的李海华是大圳灌区磨石岭水管所所长。他与一名同事坚守在荒无人烟的磨石岭,一干就是16年。他每天要巡渠2次,每次要花上2小时沿水渠边缘来回8公里。冬天山里下大雪,只能在深雪里缓慢前进。今年6月20日,李海华的爷爷住院,医院向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李海华急忙联系同事替他值守。“几个小时后,我才急忙赶往医院,爷爷却让我快回去工作。”李海华说。

像李海华这样坚守在灌区一线的人还有很多。熊晖阳、刘水淼、陈湘兵、肖仕楚、沈敦和……一位又一位水管所战士,为了灌区人民,奋战在护水一线。

当“干旱死角”有了水的滋润,土壤便变得肥沃,家家户户争相开垦良地,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武冈市司马冲镇司马冲社区种粮大户刘国爱,2020年返乡种地,这几年不断扩大耕种面积。今年,他租赁了53.33公顷田地,用于种植水稻、玉米和大豆。

“大圳灌区没修建之前,水田都是‘望天田’。现在水利条件变好了,灌溉用水充足。我要合理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水种田,建设家乡。”刘国爱介绍,当田地缺水时,他会第一时间向村里报告,再向大圳灌区新虹水管站申请,批准通过,24小时内便会来水灌溉农田。

有种精神叫开拓:

书写“丰”景如画新答卷

岁月不息,奋斗不止。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指引下,新一届市大圳灌区管理局党委开拓进取,积极作为, 大圳灌区于湘西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焕发新生机。

2020年底,投资3.03亿元的大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暨现代化改造项目正式开工,工程竣工后有望恢复灌溉面积35706公顷,预计新增粮食产量18万吨,年节约用水量预估达1500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了1个中型水库。大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二期)工作也提上了日程,预计投资6.54亿元,灌区扩灌后设计灌溉面积约7.87万公顷。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圳灌区新安飞虹水利工程一角

此外,市大圳灌区管理局全面推进灌区和工程管理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构建工程运行标准化管理体系。“十四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投资1616万元,主要开展立体感知体系、自动控制体系、智慧应用体系、信息服务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建成后,专管和群管交接口以上水量计量自动采集率达到88.36%,业务系统应用率达到80%,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3年,大圳灌区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管理达标灌区以及全国“节水型灌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放眼未来,市大圳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拥军激情满怀: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大圳精神。全局上下将笃定实干、团结奋斗,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着力创建全省文明单位、全国标准化管理达标灌区,全力书写更加美好的大圳答卷,让“绿色粮仓”更加殷实。

|记者:袁进田 王朝帅 通讯员 雷霞 肖燕 欧明刚

|一审:蒋玲慧

|二审:袁进田

|三审:刘成群

编辑:刘陪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