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建设天蓝地绿水碧的大美邵阳——五年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时间:2021-09-28 16:38】【来源:【字体:

邵阳日报记者 刘波 通讯员 申斌 王典红

在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一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来到岩石边的一个蜂箱边觅食蜂蜜。在觅食无果后,它走向了竹林深处……今年8月,这则视频在央视频、抖音、微视频、湖南卫视等媒介霸屏,萌萌的黑熊一下成了流量担当。

黑熊的发现,证明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成为野生动物的生活天堂,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结下的硕果。

五年来,我市不断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幅大美邵阳画卷正徐徐展开。

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场新雨过后,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空气格外清新。市民肖薇感叹:“园区内开工建设的工地众多,过去下雨得躲着走,不然身上会有扬尘带来的泥点子。现在这雨干净了许多。”

蓝天白云不再是奢侈品。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气质量的蜕变正是2018年打响的“蓝天保卫战”的成果——

2020年,全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2天,比例达到93.4%,比2017年增加61天,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5年来,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实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行动,并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东风,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持续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来了一次攻坚克难的“全体检”——

在工业废弃治理、“煤改气”、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全市5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全面完成烟气治理升级改造,142家烧结砖厂全部安装脱硫除尘设备,全市先后投入新能源公交车1546辆;

在资江、邵水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上,完成了枫江溪、邵水(市区段)、红旗河等6条黑臭水体治理,关闭水源保护区内采砂场30余个,清理一二级饮用水保护区内“僵尸船”200余艘;

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上,完成重金属行业落后产能淘汰项目15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5个,完成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支持项目36个;

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上,2020年,我市交办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办结率达97.3%,排全省第一……

如今,水更清了。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排全省第2位、全国337个地级市第26位,国控断面水质改善幅度全省第1,基本实现全域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Ⅱ类水质全覆盖。

山更绿了。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1.02%,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并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的良好生态环境愿景正在实现。

理顺机制筑牢保护支撑

前不久,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全市106家企业,开展危险废物、污染源自动监控等专项交叉执法检查。对发现的环境问题逐一责令整改,对涉嫌违法的予以立案调查。

依然存在的环境污染案件仍在提醒,生态环境保护要突击检查,更要建章立制问责,驶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5年来,我市先后制定《邵阳市城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邵阳市城市绿化条例》《邵阳市邵水保护条例》《邵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环保法规,以立法促进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改善;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邵阳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邵阳市较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责办法》等文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创新环境监管体制,全面完成生态环境系统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让环境保护“责任、监测监控、考核”三个体系和“排查治理、跟踪监督、奖惩激励”三个机制得到健全完善,实现全市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全覆盖,使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可量化、责任可追究、结果可运用。

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及举措的出台、实施,一步步筑牢我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体现在行动上。我市持续开展生态执法大练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清废行动、严打危险废物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执法;扎实开展环保督查整改工作和污染防治“夏季攻势”等工作。

5年来,全市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602次,依法关闭散乱污企业300余家,办理各类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602件。全面完成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涉及我市的问题和信访件的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信访举报件,省环保督察交办的信访件、督办件等均已全部办结。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换得满目春

今年6月底,市区洋溪桥污水处理厂、江北污水处理厂及红旗渠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其出水排放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它们为母亲河资江、邵水构筑起水污染防治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这是我市不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的一个缩影。

5年来,我市还初步建立市、县两级大气、水、土壤等主要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全市环境监测能力全面提升。到2020年,我市对全部51家年度重点排污单位实施了在线监控,联网率、传输率均达到100%。全市核定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点位)52个,完成了长江经济带14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13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设置,并按要求开展监测。目前,全市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2家,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4%;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9座,市城区和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98%、97.3%。建设并投运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收集和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14吨/日,年处理能力达5760吨。

5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功能区建设,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到2020年,已有绥宁、城步、新宁等7县被列入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

我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引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示范乡镇、示范村的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2020年10月,新宁县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组织的第三方机构综合评估验收。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钟姝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